产品中心
近日,自然资源部办公厅汇总印发了今年7月各地111起地质灾害成功避险案例清单,并选取编辑10个成功避险典型案例供各地学习借鉴。其中,云南省有28起案例上榜地质灾害成功避险案例清单,2起案例获全国推广。
云南入选的28起案例包括滑坡成功避险17起、泥石流成功避险8起、崩塌成功避险3起,涉及昭通、玉溪、保山、普洱4个州(市)的9个县(市)。获全国推广的2起典型案例,分别为腾冲“7·5”马家村樱桃树滑坡避险案例和威信“7·22”罗布社区滑坡避险案例。这2起典型案例的经验做法,为全国各地进一步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供了有益借鉴参考。
在腾冲“7·5”马家村樱桃树滑坡避险案例中,属地自然资源部门和驻县技术支撑单位不断强化“隐患点+风险区”双控,持续开展地质灾害知识宣传培训,有效提升了群众防灾意识。村民发现变形立即上报、主动防灾,最终实现成功避险。
威信“7·22”罗布社区滑坡避险案例中,属地认线小时预报强降水落区精细到县(市、区),提前6小时和2小时预报强降水落区精细到乡镇;应急防汛部门提前12小时划定防范重点区,提前6小时预置救援力量并组织特殊人群转移,提前2小时组织受威胁人员转移。当地构建了气象、自然资源、应急管理等多部门协同联动的防灾减灾机制,有序推行“1373”应急避险转移工作法(以相邻3户为单元建立网格,明确网格长和安全转移地点,构建起严密的避险责任网,通过挂片干部“点对点”联系网格长,再由网格长负责叫应并组织本网格3户村民迅速转移),依托邻里协作保障受威胁区域群众“应转尽转、应转早转”,最终实现了全员安全。
据介绍,今年7月,云南省多地遭遇极端强降雨,暴雨过程多、累计雨量大,引发大量地质灾害,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严峻复杂。云南省自然资源系统认线”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机制,强化巡查排查和群测群防工作,闻“汛”而动,果断转移受灾害威胁群众,实现多次成功避险。
下一步,云南省自然资源系统将进一步压实防灾责任,切实加强巡查排查、监测预警、临灾避险等工作,严格落实“灾害点+风险区”双控要求,不断建强全域全时地质灾害综合防御体系,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(赵毅)
友情链接: